客服电话:010-51669640 地址: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3号
QQ在线沟通:加zgnypp@qq.com或1817603169为好友
京ICP备100538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988号
发布时间:2013-04-03 | 来源:新华网 | 责编:
(走基层·听民声)农民只分四成产值,为何还争着入社?
新华网武汉4月2日电(记者 沈翀 冯国栋)开春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80后”王松有点忙。作为“绿发源”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他接到100多户农户的入社申请。
小小农民合作社,怎会有如此魅力?
“因为收益大家有目共睹。”想入社的农民王国成说。2011年初,“绿发源”农民合作社创立。一年之后,成员每户净收入7万-8万元,比单打独斗翻了10倍。
“绿发源”怎么这么“牛”?王松说,秘密就在于合作社解除了农民种地最大顾虑。通过分成,把农民和合作社利益联系在一起,实现利润最大化。
51岁的成员张满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她说:“之前种地基本靠天吃饭。粮食有统一收购价,赚不了大钱;想种菜,菜价天天变,利益无法保障。”
张满莲加入“绿发源”后,除了获得每亩1000元的年租金,还领到每月1800元生活费,种子、化肥等不需投一分钱。除了这些保底,“绿发源”还按产值分成,张满莲拿四成,合作社拿六成。
四六分成的条款显得有些“霸气”。一开始很多农民不买账,只有7户农户入社。王松解释说:“农民有了‘保底’,意味着就要共同承担风险。按照这个分成比例,除去补助、农资等前期投入,合作社要保证每亩土地年产值至少达到1万元以上才能保本。压力不小,迫使大家劲往一处使。”
为把合作社做大,王松在种植技术、品种遴选和销路上狠下工夫。他从山东寿光和浙江等地重金请来农技员,免费给入社农民上课,还手把手在田间指导。
2012年初,合作社种植的首批大棚香瓜上市。当时香瓜均价每斤只有2-3元,而王松合作社的香瓜因过硬品质,卖出每斤18元“天价”。借助武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产品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成了抢手货。
大棚种出了“天价”香瓜,消息不胫而走,王松成了农户“偶像”。一个月后,方圆10公里的前进大队、灯塔大队70多农户纷纷入社,合作社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至2000亩……
像“绿发源”这样的新型农民合作社,武汉东西湖区共有160多家。通过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社,已有5000余户农民走上致富路。东西湖区农业局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李万成说:“相对于传统农业,新型农民合作社能提高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王松告诉记者,不久他将去山东考察一个辣椒新品种。“今年,我想让大棚蔬菜产值翻番。自己先试种,效果好了,再向农民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