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010-51669640 地址: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3号
QQ在线沟通:加zgnypp@qq.com或1817603169为好友
京ICP备100538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988号
发布时间:2013-08-30 | 来源:农民日报 | 责编:
近年药害事故的发生已非小概率事件,事故不仅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也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分析发生原因,除产品质量及农民用药水平参差不齐外,缺少技术指导是问题关键。
探究农民自身原因,一是错用农药,产品本身并无问题。二是农民不会科学用药,逮啥用啥,包括用药时间、浓度、勾兑方法、掺混等随意性太大。特别是农民在掺混、勾兑农药时,操作不科学,容易导致事故或降低药效。比如,农民将几种农药掺混时,往往先将几种药剂一次性倒入喷雾器,然后再往里加水。正确的做法应该在药剂倒入喷雾器以前,先将喷雾器中加入适量水,再将要勾兑的药剂依次倒入,依次用水冲释。去年秋季,鲁东南一位农民在防治大白菜枯萎病时,使用杀菌剂三氯异氰尿酸,他先将药剂倒入喷雾器内,随即又加入一种杀虫剂,结果发生了自燃,将喷雾器底部烧出一个大洞,幸好本人没事。
要减少药害事故,笔者认为,应先从加强农民用药的技术指导入手。
一是加强职能部门监管。农药终归是一种特殊商品,销售与服务都具有相当的技术含量,应该像医药行业一样,解决经销人员从业资格问题。无资质、无专业能力、没有取得上岗证者,严禁从事农药经营,改变目前农村赶集的、走街串乡的、修摩托车的……都可经营农药的混乱局面。
二是要花大力气,加强对基层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特别是最基层的终端零售商,他们是和农民面对面打交道的前沿技术指导者,很大程度上农民用药水平取决于这些零售商的技术指导水平。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只有零售商的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民、指导农民。笔者认为,经销商卖农药卖的不只是产品,卖的更是学问,卖的是帮助农民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而农药只是技术方案的集成与载体。从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层面来看,加强对这一群体专业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而在企业层面,这一群体则应是产品推广一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三是加强对农民的指导培训。我们的厂家、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多利用农闲季节,组织专家、技术人员下乡,把农民最需要的用药知识、注意事项进行广泛宣教,逐步提高农民自身科技素质和能力。同时,多发放一些明白纸,或免费向农民发放科普图书等,让农民通过自学掌握种地的基本知识。切莫把科技下乡只当做一句口号,或凭空认为到集贸市场一走、桌子一摆、横幅一挂、摄像机一拍、电视上一放,就能让农民的种田水平提高了。加强农民技术指导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我们打持久战。
四是勇于自我揭短。无论厂家还是农药经销商,都要勇于将产品的缺陷告诉农民,以起到事先预警、规避事故的作用。只有规避了药害风险,你的产品才能在农民地里有好的表现,真正得到农民的认可。因为每一次药害事故的发生,农民首先拷问的是产品质量,首先责怪的是经营者没有跟他“说清楚”。所以说,每一次事故的发生,受伤的不仅仅是农民,最终经销商、生产厂家甚至整个产业链都一样会“集体中枪”。
当然,搞好技术指导的前提永远都需要产品质量过硬。质量事关产品的生命,事关每位经销商、每家企业的信誉。在质量过硬的基础上,加强用药技术指导,多跟农民“说清楚”、“讲明白”,经销商和厂家才无后顾之忧,最终实现厂、商、农利益长期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