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广告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农药

草甘膦绿色风暴将扶优汰劣

发布时间:2013-09-12 | 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胡元珏 蒋善军 | 责编:

  作为中国农药工业的一个标志性产品,草甘膦生产的景气周期、市场价格对整个国内农药市场起到风向标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在化工市场整体低迷的背景下,以草甘膦为代表的农药产品逆势上扬,草甘膦原药价格曾经达到每吨4.5万元,市场行情异常火暴。然而,正当业界纷纷预测草甘膦后市走势,一些企业准备新建或重启草甘膦装置时,环保部却于5月底宣布对各地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开展环保核查。环保核查的初衷是什么?核查工作现在进展如何?核查会对整个草甘膦行业的生产格局带来哪些变化?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核查工作稳步推进

  当被问到这次国家开展环保核查的目的时,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承宇告诉记者,保护环境、淘汰落后就是这次核查的初衷。

  据了解,目前全球磷资源稀缺,富矿仅占8%,而我国有机磷农药废水量大,磷元素的利用率只有60%~70%。以代表性产品草甘膦为例,国内企业大多采用甘氨酸法工艺,每生产1吨草甘膦就会产生4~5吨母液。这些母液中含工业盐及多种有机物,直接排放后会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母液去向已经成为行业的共性难题。

  同时,国内现有草甘膦生产企业近200家,各家企业的生产状况良莠不齐。上半年草甘膦市场出现的火暴局面促使不少已经退出市场的中小企业趁机开车复产,一些企业在追求眼前既得利益的同时,在环保投入上偷工减料,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降低生产成本,导致行业出现了一股“劣币驱逐良币”的混乱现象。

  为了提升整个行业的污染防治水平,国家决定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分三个阶段,以自愿原则在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中开展环保核查,政府部门通过发布一批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名单规范市场竞争,为提高行业“三废”治理及清洁生产水平的打下良好基础。

  从国内用量最大的10%草甘膦水剂在2011年底彻底退出市场,到30%草甘膦铵盐水剂作为替代品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产品,国内草甘膦制剂产品申请的环保门槛越来越严。曹承宇表示,为了配合这次环保核查工作,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早在两三年前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在2010年组织专家编写《有机磷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时,就曾在草甘膦行业内引起了不小反响,业界人士猜测,相关部门未来对草甘膦企业的环保核查势在必行。如今,正是在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的提议下,草甘膦正式被国家列为了环保专项核查产品。

  据悉,当前第一阶段的企业自查工作已于7月底结束,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新安集团、江山股份、四川福华、江苏好收成、扬农集团等一批国内龙头企业已经向所在地的省环保厅提交了核查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

  “除了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向环保部推荐一些权威专家,为了使具体实施核查的工作人员能够有章可循,农药协会还帮助环保部制定了环保核查工作手册,必要时协会也可以派人参加这项工作。”曹承宇如是说。

  大型企业完成了自查,中小企业怎么样?来自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化工分析师郭荆璞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预计下半年有约5万吨产能进入市场,考虑增量产能后,国内原有的约63万吨草甘膦装置开工产能需要达到至少95%才能满足今明两年的需求。但是,自5月底环保核查开始后,草甘膦市场开工率一直很低,供给不足的现象说明一些小企业迫于环保压力已经停止生产。眼下,只有环保措施做得好的企业才能满负荷生产。”

  大企业话语权增加

  据统计,我国草甘膦产能超过100万吨/年,实际开工产能在60万吨左右,其中IDA法约25万吨,甘氨酸法约35万吨。 IDA法草甘膦生产废水浓度高,许多杂质无法进行生物降解,给“三废”治理工作带来了难度。甘氨酸法草甘膦母液直接排放所造成的土壤板结等后果已被业内人士公认,但上马母液或废水回收处理装置所需的高昂投入还是令人咋舌。

  据悉,年产1万吨/年的草甘膦配制母液处理装置动辄需要投入上千万元,多者甚至上亿元。据山东潍坊润丰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经理李志清介绍,公司投资的1.8万吨/年甘氨酸法草甘膦配套母液资源化利用装置花费了近4000万元;而据记者了解,新安集团8万吨/年甘氨酸法草甘膦配套母液回收利用装置投资更是高达2亿元。如此看来,如果配备了草甘膦母液处理设备,草甘膦生产企业的利润将大打折扣。另外,由于各家企业生产工艺不同,母液处理设备也不同,其回收利用率是否达标亦很难鉴定。

  针对这次环保部出台的环保核查,不少专家预测,行业的未来格局将会出现不小的变化。因为小企业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价格,如果按照国家要求开展环保工作,那么在环保上的投入会超出小企业的承受能力,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也会随之消失。同时,如果环保核查落到实处,那么,不达标的草甘膦生产企业停产将减少国内企业的总产能,对大型草甘膦生产企业将是一个利好,尤其是一些从发展之初就始终坚持“环保先行”的龙头企业则会因此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四川福华公司董事局主席张华告诉记者,随着今年5月其新建的一条5万吨(年产能)草甘膦原药生产线顺利投产,福华已成为了全国产能规模最大的草甘膦生产企业。“福华的每一条生产线都严格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新的这条5万吨/年的生产线也在今年2月就拿到了省环保厅的环评批复。现在集团草甘膦有12万吨的年产能,要做好环保工作,资金投入可想而知。但环保是企业的命根子,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打一点折扣。”张华说。福华集团综合部副部长修宇也表示:“业内企业都在想尽办法扩大市场,但在当下,谁把安全环保、资源利用做得更好,谁的生命力就越强。”

  草甘膦上市公司——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针对草甘膦生产废水氨氮含量高的特点,先后投资近4000万元建成了先进的工艺废水生物处理装置,其股价则从去年12月至今,已涨了3倍。该公司前不久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受需求拉动及国家环保核查力度加大等利好因素影响,公司主要产品草甘膦出口价格保持高位运行,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3亿元,同比增长17.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2211.91%。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指出,那些持续进行技术改造、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草甘膦废水和母液治理技术,环保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的企业将会在环保核查的后续管理中得以稳定持续生产。一些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认为,环保核查如果执行坚决,将加速行业整合,草甘膦供给端及价格话语权将向大企业倾斜。

  行业将现积极变化

  在采访中,不少专家和企业负责人预计,环保核查后草甘膦行业将会出现三点积极变化。

  首先,行业环保状况得到改善。

  通过企业自查、环保部门复审等多种手段,专家组成员可以仔细检查企业有机磷和其他废弃物排放是否达标,已有污水处理设施能否正常运转。曹承宇表示,核查将会淘汰一些不具备污水处理能力的企业,禁止其从事生产和进出口贸易。土壤、河流、大气等环境状况得到改善的同时,整个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也将得到提高。

  其次,优质资源实现整合集中。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正先认为,这次核查将使草甘膦生产的优质资源将更为聚集,企业的竞争将更加规范。达标企业不仅能获得市场的“入场券”,还能在后续的出口政策配套、出口许可、行政许可后续管理中得到更多机会。

  《“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培育2~3家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整合如何实现,在曹承宇看来,仅靠行政命令是不现实的。

  “草甘膦国际市场很大,出口还是很赚钱的。前几年,一些企业通过压缩环保成本,以不合理的低价出口国外,结果被美国、欧盟、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提起反倾销诉讼。”曹承宇介绍说,这次环保部将与海关、商务部等部门开展合作,没有通过核查的产品,海关坚决不放行,这样就堵住了企业的出口市场;此外,这些企业的草甘膦生产许可证也将有可能被吊销,他们在国内也不能生产了。环保核查对草甘膦行业是一个整顿,今后还会逐步在其他产品上开展,不断促进产业整合。

  最后,资源利用水平切实提高。

  环保治理过程中,企业既要投入巨资、还需要开发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技术。仅以草甘膦母液处理为例,如果选择膜处理,设备的腐蚀问题及后续有机物处理不容忽视;要是改换成焚烧处理技术,企业又将面临高额的成本费用,究竟应该怎么办?

  不少企业给出的答案是:“办法不是没有,关键是该如何选!”

  通过母液定向转化提取技术,从母液中提取磷酸盐粗品,再经过深加工开发制成一钠、五钠、偏钠等高附加值产品,新安集团彻底解决了草甘膦母液等高含磷废水中磷资源回收率不高的难题。该技术产业化后指标显示,高含磷废水中磷元素回收率能达到90%。扣除成本后,回收后的每吨粗品磷酸盐产品可以实现600元的经济效益。

  单纯依靠传统的“三废”处理来做草甘膦的环保,难度大、效果差。江苏好收成韦恩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杜荣介绍说,好收成基于IDA工艺,开发出创新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就能解决环保问题,将可能影响环境的“三废”做成副产品。这一方面减轻了环保压力,实现达标排放;另一方面还能创造效益,实现了清洁生产。目前公司的草甘膦含量能达到97%、98%,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做好环境保护带来的“红利” 。

  李正先指出,此次由环保部出台的草甘膦环保核查虽是行业内的一次自律行为,但环保核查所能起到的作用已经显现,草甘膦行业“群雄逐鹿”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有望彻底改变。而在曹承宇看来,环保核查不仅有望淘汰一些落后产能,避免草甘膦行业的无序竞争,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中国农药行业“以牺牲环境带来成本优势”的不良印象,树立起负责任的行业形象。

2005–2013 中国农业品牌网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www.中国名牌农产品.cn
客服电话:010-51669640 地址: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3号
QQ在线沟通:加zgnypp@qq.com或1817603169为好友
京ICP备100538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