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010-51669640 地址: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3号
QQ在线沟通:加zgnypp@qq.com或1817603169为好友
京ICP备100538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988号
发布时间:2014-05-05 | 来源:南阳日报 | 责编:
内乡继成为“联合国生态产业示范区”、“中国油桃之乡”, 获得“全国林业百强县”、“中国核桃之乡”称号后,最近内乡核桃又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2009年以来,内乡县立足实际和市场需求,确立“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发展理念,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最佳结合点,重点实施“一带两区”的总体布局,即在中部(余关、赤眉、赵店)建设百里十万亩核桃经济核心带,在北部(七里坪、夏馆、板场)、西南部(湍东、大桥、师岗、瓦亭)两区发展5万亩,到2018年建成15万亩薄壳核桃种植基地。短短几年时间内,核桃产业迅猛发展,在余关、赤眉、赵店等8乡镇快速发展到10.6万亩,其中建成万亩精品基地4个,千亩精品基地6个;种植农户超过3000户,今年挂果面积达3万多亩。
创新成为核桃产业的发展动力。一是创新理念做大做强。内乡县用工业理念来谋划和推动核桃产业发展,实施招商开发、扶优扶强战略,从十几家大中小企业中,筛选出山东浩林果业、东蓉林果有限公司两家实力强的企业作为核桃产业发展的龙头进行培养,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和生产经营等方面重点扶持,走规模化发展之路。2009年冬季以来,两个公司共开辟四个万亩核桃精品基地,面积达6.8万亩,仅浩林公司累计投资达1.2亿元,面积达5万亩,完成全县十万亩薄壳核桃建设目标的一半。二是创新管理做精做细。鼓励零星种植户与公司开展合作,以“公司十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产业快速膨胀;组织引导群众根据自己特长,加入公司管理、技术、劳务队伍,成为核桃产业工人,快速推进核桃产业向精细化方向不断迈进。三是创新模式做活做优。对核桃基地进行高标准规划,从2009年开始,企业、政府每年投资5000多万元持续打造,发展立体种植,田埂种植茶叶,护坡增效;林下套种紫红薯、血参和黑皮花生等,活化土壤,增加收入。同时围绕核桃产业,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提高了整个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大要素,催生核桃产业快速膨胀。几年来,内乡县用足用好三大要素,做到了三大要素围绕核桃转。
土地流转围绕核桃转。采取反租倒包、现金租赁、保本加分红、合作经营和林地入股的形式,推进土地流转步伐。具体做法:首先,按土地类型,确定租金。一般荒山每亩80元~120元,已开垦坡耕地每亩130元~200元,土质相对好的梯田地每亩300元~500元,一年一付,土地租金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其次,土地流转后的农户作为公司合同工人每月工资待遇900元~1200元。第三,进入盛果期后,再反租倒包给农户,效益按三七分成, 农户占三公司占七,50年后核桃管理交农户,受益全归农户。第四,核桃种植后三年至四年内,林下套种,公司支付种子费, 农户受益,林下经济补贴100元也归农户所有。
项目捆绑围绕核桃转。核桃基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果,该县明确提出“用好国家投资、激活社会投资”的思路,重点支持龙头企业把核桃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内乡县以提高项目的集聚效应为目标,按照项目资金性质不变、投资方向不变、管理部门不变、管理程序不变、管理办法不变的“五不变”原则,把相关联的多渠道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捆绑使用,变“各炒一盘菜、各设一桌宴”为“各炒拿手菜、同一桌设宴”,实现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由县政府牵头,成立综合开发项目指挥部,整合了国土局的灾毁复垦项目、林业局的核桃基地项目、农办的农综开发项目、水利局的小流域治理等项目,与浩林公司的企业投资相结合,每年打造一个万亩精品核桃基地,有力推动了核桃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林业技术围绕核桃转。品种选择上,选用国家推广的早实丰产优质薄壳核桃品种,在栽植过程中做到 “五个一”(即一个大穴、一篓农肥、一棵壮苗、一桶定根水、一块薄膜),核桃种苗栽植成活率达到98%以上;抚育管理上,除草、施肥、修剪、病虫防治多措并举,为核桃早实现丰产、早创造效益提供保障;技术服务上,在岱军岭核桃基地建立了“国家财政资金林业科技推广核桃种植示范区”,聘请农科院、林科院专家担任科技顾问,定期开展技术指导,解决疑难问题。同时,按照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要求,利用牧原公司养猪场粪便处理后的沼液和沼渣作为核桃的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既可实现核桃有机绿色和无公害生态,又使沼渣、沼液变废为宝,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达到林果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