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广告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农药

内蒙古巴彦淖尔:打响绿色品牌 “四控”治污增效

发布时间:2019-01-09 | 来源: | 责编:

2019-01-09 09:26
来源:新华社

这是经过治理的乌梁素海(2018年11月16日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日电题:打响绿色品牌“四控”治污增效——内蒙古巴彦淖尔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李仁虎、李云平、刘懿德

2018年秋冬以来,“天赋河套”系列优质农产品圣牧有机奶、三胖蛋原味瓜子、兆丰有机雪花粉等10款产品,在北京、上海等全国多地展会亮相。

传统农业主产区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以品牌为引领,以“四控”为抓手,以改土为基础,探索出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品牌:倒逼企业、倒逼种植养殖

巴彦淖尔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种植黄金带,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被誉为“塞外粮仓,天下厨房”。

但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方式传统,企业小而散,优质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去年9月,巴彦淖尔市推出“天赋河套”区域统一公用品牌,优质企业的优质产品可以共享。

“天赋河套”公用品牌经过名牌院校精心策划,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巴彦淖尔市副市长岱庆格日乐介绍:“公用品牌对使用对象有严格的筛选和管理流程,并建立了退出机制,真正扶优、扶强生产高品质农畜产品企业。”

品牌竞争机制产生了“品牌倒逼企业、倒逼种植养殖”效应。内蒙古兆丰河套面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强说,“天赋河套”的品牌要求企业从研发、种植、收购、加工等全链条实现绿色有机高端,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所,研发出现代石碾冷制粉核心技术,订单时选人、选地、选品质,优质优价,每公斤订单价至少高出市场价1元。

孔宪忠是临河农场新华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合作社与兆丰公司签订订单后,专门派技术员对小麦种植进行指导,农民按要求科学合理播种、定点定量施肥、全程精细管理。“肥料用得少了,产量却上来了。种地的钱少了,赚的钱却多了。”孔宪忠说。

市农牧业局副局长辛军说,全市农副产品注册商标达1996件,“三品一标”农畜产品达385个,“河套巴美肉羊”“河套番茄”“河套向日葵”等16个产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达200万亩。

三胖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忠说:“政府搭建的公用品牌,使企业产品进一步提高了美誉度、知名度,最终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强的叠加效应。”

据了解,“天赋河套”公用品牌推广以来,恒丰集团的面粉订单增加了3成,旭一牧业签下每年1000吨专供军方的牛肉供应大单,三胖蛋原味瓜子在第16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金奖。

这是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污水处理厂一角(2018年1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四控”:既治污又增效

2018年初开始,巴彦淖尔市全面开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控”行动,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

杭锦后旗头道桥镇联增村农民刘培新种了90多亩地。他说,以往这些地施肥花16000多元、喷药花3000多元,推广“四控”之后,肥料节省了三四千元、农药节省了近两千元。刘培新说:“以往每年种地收入在6万元左右,现在已增至10万元。花的钱少了,劳动强度也降下来了,还能赚更多的钱。”

据杭锦后旗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李杰介绍,全旗通过检测土壤,优化肥料结构与氮磷钾配比,加快推广缓释控、水溶性等新型肥料,并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高效利用水肥资源,实现“菜单式”施肥,普遍将化肥用量减少40%以上。

“四控”与生态治理互相促进。境内的乌梁素海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多年来,化肥农药成为主要污染源。今年,全市增施有机肥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80万亩,国标地膜面积105万亩,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15%,乌梁素海湖水水质污染程度明显减轻,水质显著好转。监测表明,湖区整体水质已由2010年地表水劣五类达到地表水五类标准,局部区域水质已达到四类标准。

变盐碱地为高质量农田

一直以来,484万亩不同程度盐碱化的耕地制约着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发展。五原县有耕地230.5万亩,而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却占53.4%。

五原县农牧业局高级农艺师李二珍说,2009年开始实施盐碱地改良试验,今年开展了“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采取撒施脱硫石膏、明沙、有机肥、改良剂和种植耐盐作物“五位一体”技术改良耕地5万亩。

试验示范区内200亩仿野生红花试种成功,带给广大农民希望。种植项目负责人刘伟说,他们流转土地200亩试种仿野生红花,每亩地纯收入较传统种植品种提高2000元左右,在带动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又增加了收益,计划明年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以上。

耕地质量提升了,农民有了更多精准种植的基础和条件。五原县隆兴昌镇义丰村村民杨存喜说:“我们村以前大多是盐碱地,只能种耐碱的葵花。连着十几年种葵花,病虫害多不说,产量也受影响。中低产田改造以后,村里的土地质量上来了,种小麦没问题。”

辛军介绍,巴彦淖尔全市2018年预计农牧业销售收入375亿元,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7%;农牧民人均来自产业化的收入超过11000元,占总收入75%以上。

 
 
责任编辑:刘飞
2005–2019农业品牌网 版权所有 中文域名:www.中国名牌农产品.cn
客服电话:010-62828098 地址: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3号
QQ在线沟通:加zgnypp@qq.com或1817603169为好友
京ICP备100538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