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县常安镇的葡萄生产基地。本报记者潘宏宇白云峰摄
宾县永和菜业公司的蔬菜基地大棚。本报记者潘宏宇白云峰摄
黑龙江日报4月18日讯 近年来,宾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突出一产抓特色,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目前,全县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认证面积达到74万亩,欧盟有机产品种植基地认证面积达到2.1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79个。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质量效益
今年,宾县将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4.8万亩。坚持优化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品牌结构,增加高端优质绿色产品供给,促进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积极推动大豆振兴,力争大豆种植面积发展到28万亩。深化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发展东农豆252大豆种子繁育基地4万亩以上;引进省农科院富硒高蛋白大豆品种及生产技术,发展富硒高蛋白大豆基地5万亩以上。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依托永和菜业、沃农苑农业等合作社,新增蔬菜基地3000亩,使全县蔬菜面积发展到8.2万亩;依托高泰食品、鑫华泰牧业等企业,新增“三莓”、鲜食玉米基地1.2万亩,使全县“三莓”、鲜食玉米基地发展到5.2万亩;依托哈尔滨金泉生物有限公司,打造汉麻种植基地,力争发展6000亩以上;做强畜牧产业,深入实施“两牛一猪一禽”工程,围绕宾西牛业、安和牧业、哈东猪业等养殖基地,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专业化科学养殖和生态化绿色养殖。力争2019年存栏肉牛17万头、生猪23万头、禽458万羽。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农业增值空间
目前,宾县已经形成了肉牛、果蔬、玉米、大豆等7大产业加工链条,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规上企业发展到了24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龙头企业发展到了8家。
今年,宾县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依托大成生物、大北农、宾西食品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玉米、大豆、畜禽等精深加工项目,推动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突出抓好永和菜业干菜加工、高泰食品果蔬出口、禹王大豆加工基地扩建等项目,提高农副产品加工率和附加值;强化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开展“互联网+高质量农产品”行动,抓好农副产品服务平台建设,注册统一商标,为品牌小、品质优的农副产品集中“梳妆打扮”,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对接城市高端消费者,推广“点对点”营销,把农户“小产品”推向“大市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重点培育永和蔬菜、宾西牛肉、高泰食品、居仁大米等知名品牌,加快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力争达到82个以上,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紧盯都市人群休闲体验需求,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依托英杰、大顶山、永和、香炉山、长寿山五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积极谋划发展农家乐、农事体验、共享农庄、乡村手工等项目,打造山水田园综合体,让农村成为有吸引力的地方、人皆向往的去处。
扎实推动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宾县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去年完成143个行政村清产核资工作,有序推进土地确权颁证,打造示范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个,现代农业活力不断释放。
今年,宾县将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用改革的思路开展工作、破解难题,不断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土地确权颁证进度,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全部发放至农户手中。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依法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转让权能。开展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整治,盘活建设用地用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落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规划,大力支持承包、租赁、入股等多种有效经营方式盘活集体资产资源,鼓励工商资本参与村集体资源开发,让更多村集体有稳定收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鼓励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土地托管、联耕、代种等农业生产模式,吸纳带动更多小农户实现大生产,力争实现土地流转60万亩以上。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全面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务管理、民主议事、利润分配等体制机制,新增示范性合作社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