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广告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农药

让化肥农药减下来

发布时间:2019-05-23 | 来源: | 责编:

近年来,我国农业增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导致耕地基础地力下降、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加重,而农作物的产量并没有得到大幅提升,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下降的情况。2015年,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持承担的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小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先后在襄汾县、闻喜县等地落地实施,表现出良好的减施增产效果,为我省现代农业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化肥农药过量,问题频现

5月8日,在襄汾县襄陵镇屯南村的千亩示范田里,小麦正抽穗扬花,使用了化肥农药减施技术的小麦长势喜人。襄汾县襄陵镇农丰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福荣看着自家的小麦高兴地说:“以前一亩地化肥用量上百斤,农药打上好几次,产量才有700多斤。现在化肥、农药都减下来了,产量却上了千斤,真是没想到!瞧今年这小麦的长势,肯定又有好收成。”

虽然,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约22%的人口,但是在为世界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消耗着全世界化肥总量的33%—35%。而我国单位面积农药用量是美国的2.3倍,欧盟的2倍,单位面积杀虫剂用量是美国的14.7倍,欧盟的9.3倍,远高于发达国家。由于化肥农药大面积过量使用,引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地下水源污染、土壤板结退化等一系列社会和环境生态问题。因此,农民常常抱怨,买化肥的钱越来越多,土地肥力却越来越差,农药越用越多,有害生物的危害却没有减少。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政府做出化肥农药双减的战略决策。2015年,我国在农业推广领域启动了《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2016年,我国又在科研领域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作物化肥农药减施科研专项》。在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黄土高原小麦玉米油菜田间节水节肥节药综合技术方案”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方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资助下,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土壤有害生物研究团队对汾河平原两熟区小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进行了集成研究与示范。

4年来,研究团队深入临汾市襄汾、洪洞、尧都、曲沃、翼城、侯马,运城市闻喜、盐湖、临猗、永济、新绛、稷山、河津等典型一年两熟区,经过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走访和对重点农户调研,对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化肥农药使用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安排相关试验10多项,并在此基础上集成了适合我省推广应用的小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

针对问题所在,对症施策

常言道,小麦七分种三分管。要推进现代种植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要充分认识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需肥规律。研究团队发现,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区域作物种植结构、种植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襄汾县为例,单一的小麦玉米种植模式持续了近30余年。由于一年两种两收,时间紧、工作量大,耕地长期不进行深耕,耕层深度仅12cm—13cm。另外,由于一年多次农业机械的碾压,耕作层下15cm—30cm形成了很厚的犁底层,极大地影响着土壤水肥的运转。

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董晋明说:“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加厚活土层,增强耕层的蓄水保肥能力,并对杂草和地下害虫有机械杀伤作用。因此,深耕和休耕可以达到化肥农药减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目的,又可增强作物抗旱、抗倒伏、抗早衰的能力,从而获得高产稳产。”另外,大部分麦农种地完全依靠化肥供应养分,以施底肥为主,在小麦和夏玉米播种时,多数农户采用每亩各一袋40kg~50kg复合肥,用撒施的办法施入,对中后期追肥和叶面喷肥并不重视。

研究团队还发现,由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收获机械南征北战、跨区作业,粮种远距离调运,加之机械化高茬收割、浅耕免耕、硬茬播种、秸秆还田等农耕技术的应用,使本区域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危害较20年前增加了25%—30%。而针对病虫草害的频发,各地的防治方法基本上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针对单虫单病进行化学防治,没有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加强预防。小麦种子包衣或拌种技术应用虽达60%—70%,但应用既防病又治虫的多功能高效种衣剂不足40%。加之,拌种剂生产厂家由于市场竞争成本的限制,有效成分含量不足,造成中后期病虫害频发,增加了防治次数和用量。董晋明说:“农民种地喜欢跟着习惯走,误认为多施肥就能多产粮,见到病虫就打药,成本增加了,产量却难以再上新台阶,还背离了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我们的研究就是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对症施策,用简单易学的方法引领农民科学种田。”

组装配套技术,农民点赞

通过4年多的试验研究与示范,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土壤有害生物研究团队集成组装出一套符合当地生产应用的小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项目组陆俊姣博士介绍说,这套技术主要是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根据目前机械化作业流程,保留和利用了土地深耕深松、秸秆还田、作物轮作等中华优良传统农耕措施;在此基础上,选用优良抗病虫抗逆性强的品种,采取以产定肥,氮肥适度后移等措施;将小麦主要病虫防控重点放在播种和穗期两个时间节点上,播种期以种子包衣高效复合病虫兼治型种衣剂为核心,以提高小麦包衣率为目标,预防各种病虫的发生和危害;穗期以小麦蚜虫为主防对象,严格掌握防治指标,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在自然天敌无法控制的前提下,根据当地穗期并发病虫,选择最佳配方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用药量以控制危害为目的,杜绝见虫就治和盲目防治的陋习。

使用了小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的冯福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合作社有300多亩土地种小麦,以前化肥、农药都没少用,每亩地生产成本近600元,一亩地的小麦能收700斤—800斤,每亩地年纯收入200多元。现在用了这项新技术以后,一亩地的成本没有增加,小麦能产900斤—1000斤,每亩地年纯收入400元—500元,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实惠!”

目前,该项技术在运城市闻喜县东镇镇示范面积1000亩,在临汾市襄汾县襄陵镇示范面积1000亩,表现出良好的化肥农药减施增产效果。5月8日,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临汾市植保植检站、襄汾县农业农村局合作,在襄汾县襄陵镇屯南村共同举办了小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示范现场观摩会,全县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200余人参加了观摩会。襄汾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王全亮说:“襄汾县有65万亩左右的小麦面积,近年来,在保证农药化肥零增长的前提下,产量却一直没有新突破。小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小麦种植指引了新的发展方向。今年,我们将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的示范引领作用,使该项技术在襄汾县推广应用到五六万亩,促进小麦生产提质增效,助力农业农村转型升级发展。”

本报记者 范 珍

中国农业品牌网版权所有2005-2019 www.nypp.cn中文域名:www.中国名牌农产品.cn
客服电话:010-62828098 地址: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3号
QQ在线沟通:加zgnypp@qq.com或1817603169为好友
京ICP备100538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