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来自贵州的全国人大代表们纷纷化身“代言人”,争相为家乡的特色产品点赞。
从正安吉他到都匀毛尖,从黔东南茶油到万山朱砂,从马尾绣文创产品到赤水竹编工艺品,贵州的乡亲们靠着这些珍宝,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郑传玖:每天有1万把正安吉他走出国门
去年3月,正安县贵州神曲乐器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郑传玖抱着吉他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虽然与吉他打了20多年交道,熟练掌握了吉他的选料把关、喷漆组装、调音调试等180多道工序,但这个贵州“吉他大王”却偏偏不会弹吉他。
“明年来两会,我弹给大家听!”面对记者的疑惑,郑传玖去年许下了这个承诺。
今年,郑传玖依然抱着一把吉他来参加全国两会。在各路媒体记者的“长枪短炮”下,“吉他大王”淡定地抱着吉他,自弹自唱:“我从山中来,带着小吉他,精心巧制作,脱贫全靠它……”
郑传玖兑现了学会弹吉他的承诺,也兑现了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脱贫的承诺。
从广州打工到办厂,再到返乡创业,郑传玖一直很努力。目前,他的公司除代工国际品牌乐器外,还研发了20多个吉他自主品牌。2018年,神曲乐器新吸纳了713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精准扶贫人口141人,平均每人月工资3000元左右。就在去年,正安吉他销售600万把,产值约60亿元。其中,出口360万把,相当于每天有1万把正安吉他走出国门。“正安国际吉他园”已引进入驻吉他生产及配套企业54家,正安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吉他制造之乡”。
吴胜华:都匀毛尖是贵州第一茶
3月9日,2019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集中采访活动第四场在北京举行。黔南州州长吴胜华拿出了特意准备好的都匀毛尖茶,请大家品尝。
工作人员把已经泡好、散发着缕缕清香的都匀毛尖茶端给在场的媒体记者,集中采访活动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媒体记者们暂时放下手中的相机和电脑,细心品味都匀毛尖茶带来的淡淡芳香。
吴胜华说,“都匀毛尖”是贵州的名片,是中国十大名茶,具有2200年种茶史、1000多年贡茶史、100多年品牌史,曾于1915年,与贵州茅台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素有“北有茅台、南有毛尖”之美誉。去年,都匀毛尖荣获中国产业区域品牌价值十强;今年,又荣获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茶叶地标品牌,成为贵州唯一入选的茶叶品牌,是当之无愧的贵州第一茶。
吴胜华说,非常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常去生态之州、幸福黔南“打卡”,观中国天眼、品都匀毛尖、赏世遗风光、体验一场影视穿越之旅,“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定让您一次‘黔’往、终身‘南’忘”。
袁昌选:黔东南茶油不应该只属于贵州
3月5日下午,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天柱县林业科技推广站站长袁昌选说:“我们黔东南的茶油是绿色、生态、有机的优质健康食用油,油茶产业是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产业,是我国实现发展与生态相宜的特殊产业。总理在报告中提到,要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我建议国家从政策支撑、科技保障、种植服务、市场营销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说着说着,袁昌选站起身,拿出随身携带的一瓶黔东南山茶油说:“大家可不要把它和白酒联系到一起,它是黔东南50年以上油茶树的茶籽榨出的油,是纯天然、纯有机的、健康的绿色食用油。”
袁昌选继续说道:“贵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生态守住了,产业发展好了,这样的好产品不应该只属于贵州,应该属于国家、属于世界。”
据了解,2018年,天柱县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县油茶林种植面积增长到30万亩,茶油产量达2240吨,总产值2.35亿元。“天柱茶油”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定,万吨茶果精深加工项目成功试产。油茶成为全县脱贫攻坚与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华茜:万山朱砂是中国的“红宝石”
每当穿上侗族服饰,铜仁市万山区农村淘宝服务站负责人华茜都会戴上一条朱砂项链。这条项链上的朱砂珠串,是她跑遍整个万山区,一颗一颗找来加工制作而成的。
“我们万山的朱砂就是中国的‘红宝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省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华茜这样说。
万山位于贵州省东部,因历史上盛产朱砂而被誉为“朱砂王国”,是我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2013年,国务院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实施意见支持万山发展。2016年,万山区以创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区为新起点,以万山汞矿遗迹为核心区,打造朱砂古镇。曾经的老矿区,如今成为新景区。围绕朱砂产业转型的还有朱砂工艺品。目前,万山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朱砂工艺品线上线下交易中心,朱砂工艺品扩展到6大类100多个品种。
“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朱砂,了解朱砂,借此帮助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华茜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关注贵州、关注朱砂古镇,关注万山的转型发展。
宋水仙:马尾绣文创产品年销售额300万元
在3月5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省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传承人、水仙马尾绣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水仙拿出了两个宝贝。
“左手这个是我收藏的马尾绣工艺童帽,有两百多年历史了;我右手拿的是公司最近开发生产的马尾绣元素文创产品——零钱包和挂饰。”宋水仙说,左手拿的是民族的DNA,是无价之宝,而右手的文创产品,则是有价之宝。有了这两个宝贝,带领乡亲们脱贫攻坚,她信心满满。
去年,宋水仙的马尾绣文创产品销售额达到300万元,比上一年翻了一番,更多的绣娘在宋水仙的带动下,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绣”出了美好生活。
“以前马尾绣藏在大山里,很少有人知道,现在我希望更多地展示它的美,让更多人了解它、喜欢它。让我们的马尾绣走得更远,民族文化传承得更好。”宋水仙说。
杨昌芹:赤水竹编工艺品已销往美国葡萄牙
3月7日下午,贵州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有记者问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昌芹,作为从赤水河流域走出来的人大代表,如何把家乡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满山翠竹就是百姓的绿色银行。”杨昌芹笑着回答。
会场上,杨昌芹现场展示了一幅漂亮的竹编画,“这是我编制的赤水大瀑布,竹编已经成为赤水非常受欢迎的旅游商品。”
据了解,赤水的森林覆盖率达82.77%,排在贵州省第一位。其中,竹林面积就有132.8万亩,是全国十大竹乡之一。
2018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杨昌芹在赤水市景区的接待中心旁新设了两个展示销售厅,把竹编工艺和旅游、休闲结合在一起。同时,还开设网店,让传统手工艺“触电”。过去一年,杨昌芹这个仅有30多人的公司创造了400多万元人民币的产值,竹编工艺人们用灵巧的双手将竹子编织成竹编包、竹编配饰、竹家具等各类特色工艺品,销往中国各地及美国、葡萄牙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