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温、浇水、施肥……3月14日清晨,榆树市八号镇北沟村村民王俊辉匆匆吃完早饭便扎进自家的温室大棚,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棚里育的是西瓜苗,准备月末移栽。”温暖的大棚里,绿油油的西瓜秧苗惹人喜爱,王俊辉小心翼翼地拔去苗间杂草。
站在王俊辉家大棚外放眼望去,一栋栋温室大棚整齐排列,颇为壮观。几乎每栋大棚里,都有菜农们忙碌的身影。北沟村是远近闻名的棚膜蔬菜一品村,目前已发展蔬菜大棚800多栋,基本实现了屯屯有园区、户户有大棚的规模化发展,设施蔬菜年产值近亿元。
如今,北沟村与全国20多个省市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部分蔬菜产品还通过绥芬河口岸销售到俄罗斯远东地区,实现了产销环节良性对接。
像北沟村这样的棚膜蔬菜特色村,长春市还有很多2018年,我市增加棚膜面积5.9万亩,重点建设了30个规模化棚膜经济园区,蔬菜产业正逐渐成为带动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长春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精心发展现代种养业,倡导“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高标准推动一产特色化发展,通过高效特色产业推动农民增收。
园艺特产业是长春市重点培育的特色种植产业之一。各地根据农业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建起了蔬菜、花卉苗木、水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质优、高效、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作物。九台区波泥河街道的苗木花卉、双阳区齐家镇曙光村的有机水稻、农安县靠山镇卧牛石村的红石砬小米、德惠市布海镇长山村的绿色果蔬……2018年,15个村镇成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市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230亿元。
作为一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春市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2018年产值达到324.9亿元。长春市立足于种养结合、过腹增值,积极培育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扩大无抗养殖试点,不断提升畜产品供给质量。“鸡雏抗病力强了,产肉量也多了,一只鸡可以增收一元左右。”长春市推广的无抗养殖,让德惠市朱城子镇丁家村养殖户刘昌实现了节本增收。
一产内部结构的优化,提高了全市农产品的质量,也带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38户,拥有“榆树大米”“农安三辣”“德惠小町”“饮马河大米”“双阳梅花鹿”等多个“区域公共品牌”,越来越多的“长字号”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