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
不久前结束的世界高端米业大会上,“盘锦大米”给国内外采购商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举摘下品牌综合排名桂冠,并获优秀外观、优秀包装设计两个单项唯一奖牌,赚了口碑,攒了人气,接了订单。
就近年来盘锦大米的势头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意外。比如,在去年我省公布的品牌价值评价排名中,“盘锦大米”无论价值还是强度,都位居同类榜首。
然而,如今的“金字招牌”,昔日也遇到过卖粮难。曾经,盘锦大米加工企业众多、品牌杂乱,市场知名度有限,结果“好货不好卖”,最严重时,粮企积压量相当于全市大米年产量。本世纪初,为解决“散、弱、小”问题,盘锦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企业统一注册“盘锦大米”商标,一个“名字”闯天下,影响力、竞争力迅速提升。
盘锦大米的“晋级”之路,对我省各地打造农业品牌来说,极具样本意义。辽宁自然条件优渥,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特产丰富。辽西的设施农业和牛羊驴等畜牧业,辽东的林下经济,沿海地区的精品渔业,辽南及辽北的优质林果和粮油等,都是自然馈赠的“宝贝”。然而,其中能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并不多,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些农产品有“实”无“名”的背后,整合不够是主因之一。在我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大多规模偏小,无论加工企业还是合作社,既缺人才又缺资金,难以靠自身力量打造好品牌、强品牌。此外,如果同一特产的生产者都“你敲你的锣,我打我的鼓,他唱他的戏”,也容易出现“抹黑同行人”的恶性竞争。由是观之,盘锦大米的做法无疑值得借鉴:政府引导,整合要素,建设区域公用品牌,变“天女散花”为“握指成拳”,很容易在抱团发展中做强做大。
当然,品牌也并非一“统”就灵,量大质优、持续稳定的产品供应才是根本。理想的方式是,用工业理念,制定生产、加工、仓储、营销等各环节的标准化制度,在产地管理、过程控制、质量标准等方面做好多个统一,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此外,还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仿制品、造假者,去蒿莱恶,收禾黍善。
在消费需求升级的大背景下,农业供给也正经历着从田间到餐桌的革命。打造更多更好更响亮的“辽字号”农产品,使其装进全国人民的“菜篮子”“米袋子”“肉罐子”“奶瓶子”,乡村振兴也就有了坚强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