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深居山区,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重庆发展起了巴渝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但囿于过去缺乏知名的农业品牌,重庆出产的农产品尽管质优价廉,在全国市场上却没有足够的辨识度,农业品牌杂而不精,这些都成为了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绊脚石。为改变不利的发展局面,近年来重庆市在农业品牌建设上苦下了一番功夫。
政府背书 “巴味渝珍”助力重庆农产品走出价值洼地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2020年,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下文简称“中国农交会”)在重庆举办,展馆占地面积达到了 20.4 万平方米,吸引了14390家企业参展,总交易额高达 418 亿元。而在这份靓丽的成绩单中,来自重庆的农业企业和品牌参展面积达 7107平方米,居所有参展省份场馆占地面积之最,众多优秀农业企业带来了7000余种优质农产品,参展品类覆盖果蔬、粮油、畜禽、糖酒食品、农业机械、现代农业,充分展示了重庆作为农业大市新时代的发展硕果。据悉,重庆在这届展会上签约了 52 个乡村振兴重大项目,交易金额达 338 亿元。
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中国农交会是展示中国三农发展新成就和农业改革新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内最具权威性、最有规模和最具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农业行业交易平台,备受国内外农业行业关注。两年来,实施市场化改革后的中国农交会也逐渐成为各农业强省、农业大市、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展现风采、交流对话、深化合作的年度盛会。作为第十八届中国农交会的主办方之一和参与者,重庆交出了一份特别的答卷。
近年来,“品牌强农”一直是重庆市农业工作的重心。2018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重庆市政府制定了《重庆市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2)》,要求各级相关部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建设重庆农产品品牌体系。
奉节脐橙、忠县“忠橙”、巫山脆李、梁平柚、潼南柠檬、巫溪高山土豆 、永川秀芽、荣昌猪、江津花椒……这些出产自重庆的知名特色农产品都带有浓郁的山地土特产的气息,如今它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商标“巴味渝珍”。
“巴味”传达重庆人独有的人生况味,“渝珍”则指的是重庆出产的山珍百味,品牌口号“活得浓墨重彩吃得淋漓痛快”不仅带有强烈的重庆生活印记,也诠释了“巴味渝珍”品牌设立的初心。
2020年11月28日,在第十八届中国农交会上,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举办了一场运营推广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了重庆市打造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这是中国首个省级层面、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重庆市希望在未来几年建起一套以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为龙头、区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国家级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的重庆农产品品牌体系。通过国家级农业平台,推动“巴味渝珍”品牌进军全国市场也标志着重庆市农业品牌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作为一张重庆的新名片,“巴味渝珍”初次在中国农交会的舞台亮相之时就备受市场关注,这是以重庆市政府公信力背书练就的一套品牌组合拳,将重庆优质的农产品资源集聚,以整体形象搏击全国市场。
早在2017 年,重庆市政府开始低调地打造涵盖水果、茶叶、蔬菜、大米、禽蛋、休闲食品、调味品、中药材及水产类、肉类等十大品牌系列的“巴味渝珍”品牌。打造这样一套覆盖全品类的品牌体系,不仅能为当地农产品品牌注入浓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整合建立的一套质量标准为农业经营者提质升级提供了内生动力。
获得了“巴味渝珍”品牌授权的产品都将拥有一个张贴在产品外包装上的专属“身份证”——具有防伪和质量安全追溯功能的量子云码,消费者扫描量子云码,就能直观看到农产品的认证信息和质量溯源信息。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市场品牌处处长罗松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为保证“巴味渝珍”品牌产品的品质,除了制定了严格的品牌管理、商标实施、品牌准入准出机制等相关规定,管理机构还将设立定期筛查制度以保障入选产品的品质。
截至 2020 年 10 月,共有来自 238 家重庆企业的 499 个产品获得了“巴味渝珍”的品牌授权。在第十八届中国农交会上,重庆汇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重庆市磁器口陈麻花食品有限公司、重庆市美亨柚子种植股份合作社、重庆市二圣茶业有限公司、重庆市鱼泉榨菜(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获得“巴味渝珍”品牌授权。其中,重庆市二圣茶业有限公司的“巴南银针”荣获上届农交会的最具影响力品牌奖项,成为产业兴农、品牌强农、促推乡村振兴的典范之一。未来,“巴味渝珍”必将成为助力重庆农产品走出价值洼地,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抓手。
立足优势,做足特色,给足支持,品牌强农迈向更广天地
当前,中国农业正经历着从“量变”转向“质变”的发展过程,中国近年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农业生产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百姓收入大幅提高,社会生活性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升级。
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曾在广泛深入调研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时指出,重庆的山地农业应当是“多品种、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好价钱”是市场决定的。如果能做好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打造受消费者喜爱和信奈的品牌,价格自然能水涨船高。
重庆探索举全市之力以组合拳形式首创省级层面覆盖全域全品类全产业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不仅是突破固有思维大胆创新,践行中央“品牌强农”的战略部署,更是在探索中国农业的新生态,它的经验将开启未来中国农业品牌化建设的新常态。
重庆市在创立“巴味渝珍”品牌后,在线下,建设了135家“巴味渝珍”形象展示店;在线上,打造了“巴味渝珍”电商平台,与京东、阿里等合作推进农产品网销行动。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营销渠道建设,不断提升“巴味渝珍”品牌知名度、影响力。目前,经“巴味渝珍”品牌授权的“重庆造”农产品已有568个,据估算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
恰逢市场需求升级的历史机遇,增强区域品牌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不仅能提高当地农业经济效益、带动当地农业生产者增收致富,也是满足当下百姓需求,打造出百姓信得过的农业品牌。而提升农业品牌价值能助力农村经济转型、农民增收致富,让优质的农产品获得与之匹配的更高收益,让农产品市场真正做到优胜劣汰,是越来越多农业经营者的共识,中央这些年推进“品牌强农”也正是着意于此。
2018 年,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深入推进品牌强农,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指出,“品牌建设贯穿农业全产业链,是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和持久动力。”三年时间过去,中国农业品牌化之路已逐步走上了正轨。
近些年,在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中国农业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业品牌稳增长,特色品牌稳发展”是《2020 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报告》对农业发展现状的评价。据统计,中国农产品注册商标数量已超过了 500 万件。但在农业品牌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农业品牌“杂而不亮”“小而不强”“泛而不精”“脱离市场”等问题却也逐渐凸显。
在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缺一不可。如今,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重庆的农业品牌已在全国打响了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名号。
在不久前,上海举办的中国品牌日活动上,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有效注册商标位居西部第二位,地理标志位居全国第六、西部第二位。三次产业集群品牌体系竞相发展,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中,截至2020年末,重庆农产品注册商标从3.2万件增长到9.5万件,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农业品牌”大市。
为了向市场重点推介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发展潜力大的代表企业,展示品牌农产品,第十八届中国农交会首次举办了农业企业品牌专场推介活动。推介专场活动发布了全国农业企业行业 TOP10 龙头品牌,涉及粮食、畜牧、水产、农垦、乳品、禽蛋、蔬菜、水果及果品加工、油料、茶叶、中药材、林特共 12 大类,共 120 家企业上榜,其中包括 4 家重庆企业。重庆市鱼泉榨菜(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汇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重庆凯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分别被中国农交会推介为蔬菜类、水果类、林特类优秀企业品牌。
当前,重庆农业的发展势头强劲。重庆市正着力重点发展柑橘、榨菜、柠檬、生态畜牧、生态渔业、茶叶、中药材、调味品、特色水果、特色粮油等十大山地特色高效产业集群,计划打造 20 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 100 个以上年产值超过亿元的加工龙头企业。
除了打造“巴味渝珍”为引领的农产品品牌,重庆市还着力发展渝东北三峡库区柑橘、茶叶、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做优“三峡”特色高效农业,推动形成“三峡”品牌集群效应。除此之外,“提升一产、做优二产、壮大三产”,形成一个完整的品牌产业链,重庆市围绕农业产业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以及乡村旅游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农业产业附加值。
今年年初,重庆市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任务时强调,“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做强农业品牌,实施农业品牌提升工程,推广‘巴味渝珍’、‘三峡’等区域公用品牌。
2021 年是中国“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迈进“十四五”新时期的开局之年。今年年初,中央发布一号文件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借力国家级平台,提升农业品牌价值,必将能够助力地方政府实现新时代农业发展的目标。
第十九届中国农交会将于2021年11月12至15日在深圳举办。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节点,也是国际市场连接中国的门户所在。重庆将带着“巴味渝珍”等农业品牌再次亮相农交会,带着优质的山地特色农产品闯出更广阔的市场。